(2018年3月10日)2018年3月10日,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在上海汽车博物馆举行。民间摩托车收藏爱好者徐达、徐振宁父子将一辆1995年产的幸福250摩托车 十周年纪念版赠予上海汽车博物馆。上海汽车博物馆副馆长刘涛代表馆方接受了这一“幸福”的捐赠,并将捐赠证书以及特别定制的幸福牌摩托车手绘图回赠给徐氏父子。此次1995 幸福250摩托车 十周年纪念版捐赠入馆,不仅丰富了上海汽车博物馆的藏车品类,也是民间汽车文化爱好者与博物馆之间的一次积极互动。
1995 幸福250摩托车 十周年纪念版 捐赠仪式
新中国成立以来,摩托车主要依赖进口,不仅价格高昂,配件供应也十分短缺。1959年,上海自行车二厂决定生产一款中国人自己的摩托车。1960年3月,经过全厂的一致努力,5辆摩托车样车诞生,并被命名为“幸福250”。在随后的35年间,幸福250摩托车被销往全国各地,成为许多人心中共同的“两轮记忆”。
1995年,在幸福250摩托车停产前夕,当时的生产方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特别推出了999部金色的幸福250,来纪念这款见证了新中国成长历史的摩托车。摩托车油箱上也被喷涂了带有“10周年纪念”字样的图案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999部车中每一部车的发动机编号、车架号和出厂编号都是相同的。
“十周年纪念版”字样
徐氏父子表示,幸福250摩托车是上海人自己生产的摩托车,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。它不仅见证了新中国上海工业的发展,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个缩影。作为民间摩托车收藏爱好者,他们希望通过本次捐赠,借助上海汽车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和文化传播,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摩托车历史,为推动摩托车文化的生根发芽出一份力。
上海汽车博物馆副馆长刘涛则表示:这辆幸福250摩托车的加入,更加丰富了馆内摩托车的藏品门类;今后这辆车将在馆内二楼珍藏馆“国家梦想”展区展出,配合其他“中国制造”的展车一起,更完整地呈现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。幸福250摩托车不止是一辆承载了几十年新中国时代记忆的藏品,也是一段能说给自己和他人听的金色故事。